




嗨!大家好,我是莉斯。
又要和小青跟阿林一起探索一系列的自然與科學知識旅程了嗎?
這次我們一起來看看KidsRead和青林出版社出版的《My First Discoveries》第五輯,這套書籍帶領我們一起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奧秘。這套書包含了《The Weather》、《Light》、《Volcanoes》、《Atlas of the Earth》、《Atlas of Space》和《In the Sky》。

這套書籍的重要性在哪裡?從科學的角度來看,這些書籍不僅涵蓋了豐富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原理,還通過生動的插圖和透明頁面,讓孩子們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。在這個過程中,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思維。
第五輯的主題涉及範圍廣泛,孩子需要具備一定的認知和思考能力。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,建議可以先從前幾輯較為日常的主題入手,這樣更能夠與實際生活中的經驗對照,增強理解。
這次的主題包含了《The Weather》、《Light》、《Volcanoes》、《Atlas of the Earth》、《Atlas of Space》和《In the Sky》。建議大家可以實際帶孩子走一趟博物館、科學館或天文館,會對這些自然和科學主題更有概念。
The Weather


《The Weather》帶孩子們了解氣候變化和天氣現象,從風、雨到雷電,這本書透過生動的插圖和透明頁面,讓孩子們對天氣的運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認識。




📍暴風雨:看到暴風雨的圖片,孩子驚呼:「哇!天空上的雲好黑,而且還在打雷!」我告訴她,這是因為雲層中積聚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,形成了雷暴雲。
📍風的形成:我們一起讀到了風的形成,孩子好奇地問:「風是怎麼吹起來的?」我解釋說,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引起的,當熱空氣上升,冷空氣下降,就會形成風。
📍雪花的形成:孩子看到雪花的圖片,說:「這些雪花看起來好漂亮!」我告訴她,雪花是水汽在空中凝結成冰晶形成的,每一片雪花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📍彩虹:孩子看到彩虹的圖片,興奮地說:「我最喜歡彩虹了!」我告訴她,彩虹是光線透過雨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,當陽光透過雨滴時,會分解成不同的顏色。
📍天氣預報:我們一起讀了天氣預報的內容,孩子問:「天氣預報是怎麼做的?」我解釋說,氣象學家使用衛星和雷達來觀測天氣,然後通過計算機模型預測未來的天氣。

春夏秋冬的變化也在這冊說明的非常明白。


Light
《Light》介紹了光的重要性,從光的直射、折射、動植物所需的光,這本書讓孩子們了解光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。

📍光是動植物生長的要素之一:植物需要陽光才能行光合作用,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、製造氧氣,形成植物所需的養分。就連生長在海底的魚類,大多數也是需要陽光的。


📍光的直射和反射:孩子看到鏡子的圖片,問:「為什麼我們能在鏡子裡看到自己?」我解釋說,這是因為光線碰到鏡子時會反射,讓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影像。光直直的照射在物體上時,會產生影子喔!


📍光的折射:我們一起讀到了光的折射,孩子好奇地問:「為什麼吸管在水裡看起來彎曲了?」我告訴她,這是因為光線從空氣進入水中時發生了折射,改變了方向。
📍光譜:孩子看到光譜的圖片,興奮地說:「這些顏色好漂亮!」我解釋說,光譜是光線通過棱鏡後分解成的不同顏色,每種顏色的光波長不同。

📍光速:我們讀到了光速的內容,孩子問:「光速有多快?」我告訴她,光速是每秒約30萬公里,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快的速度。
📍光的應用:孩子看到光纖的圖片,問:「光纖是做什麼用的?」我解釋說,光纖可以用來傳輸信息,像我們上網時就是通過光纖來傳輸數據的。

光已經成為人類生活中重要的要素,當白天過去,夜晚來臨,這時候人類就用燈泡、日光燈來取代太陽發出的光線,繼續維持生活。
Volcanoes

《Volcanoes》帶孩子們了解火山的形成和噴發過程,這本書透過生動的插圖和透明頁面,讓孩子們對火山的運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認識。

📍火山噴發:看到火山噴發的圖片,孩子驚呼:「火山噴發好壯觀!」火山的火是從哪裡來的?我告訴她,火山噴發是因為地底下的熔岩和氣體積聚到一定壓力後噴發出來的。

📍熔岩流:我們一起讀到了熔岩流的內容,孩子問:「熔岩會燒到我們嗎?」我告訴她,熔岩的溫度非常高,接觸到會非常危險,所以要遠離火山。

📍火山的種類:孩子看到不同種類的火山,問:「這些火山有什麼不同?」我解釋說,火山有盾狀火山、錐狀火山和裂縫火山,每種火山的形態和噴發方式不同。
📍火山的影響:我們讀到了火山噴發對環境的影響,孩子問:「火山噴發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?」我告訴她,火山噴發會影響空氣質量,甚至改變天氣模式。

爆發後的岩漿會變成新的島嶼,雨水及陽光會慢慢滲入火山岩,植披開始生長在上面,漸漸生長出新的植物,

科學家也正在用科學的辦法試圖監控火山噴發的狀況。
火山真的是既美麗又危險呢!
Atlas of the Earth
《Atlas of the Earth》更詳細地介紹了地球的地形和自然景觀,從山脈、河流到沙漠,這本書讓孩子們了解地球的多樣性和美麗。

📍山脈:看到高山的圖片,孩子驚呼:「這座山好高啊!」我告訴她,山脈是地殼運動形成的,高山是由於地殼板塊相互擠壓而形成的。
📍河流:我們一起讀到了河流的內容,孩子問:「河流是怎麼形成的?」我解釋說,河流是由山上的雪和冰融化後流下來的水匯集而成的。

📍沙漠:孩子看到沙漠的圖片,說:「沙漠看起來好乾燥!」我告訴她,沙漠是因為那裡的降雨量非常少,植物很難生長。
📍海洋:我們讀到了海洋的內容,孩子問:「海洋有多深?」我告訴她,海洋的平均深度約為3.7公里,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超過11公里深。從海底噴發的火山也會造成新的島嶼!


📍北極和南極:有沒有發現北極熊住在北極、企鵝住在南極?只有很少很少的動物會住在極地區域,實在是太冷了!


Atlas of Space
《Atlas of Space》帶孩子們探索宇宙的奧秘。從太陽系到遙遠的星系,這本書介紹了宇宙的結構和天體運行的基本原理,並通過精美的插圖和透明頁面,讓孩子們對浩瀚的宇宙有更直觀的了解。

📍太陽系:看到太陽系的頁面,孩子驚訝地說:「原來太陽有這麼多行星在圍著它轉!」太陽系有九大行星,每個行星都有自己的特點,我們還一起數了數它們的名字。

📍太陽、地球、月亮:地球自轉一天是二十四小時,繞著太陽公轉則需要花365天;看到月球隨著時間改變而有不同形狀,孩子問:「為什麼月亮會改變形狀?」我解釋說,月亮的形狀變化是因為它繞著地球轉動,不同的位置會讓我們看到不同的月相。

📍月球登陸:搭上阿波羅的太空人登上月球,和有大氣層保護的地球不一樣,月球沒有大氣層保護,所以月球上都是坑坑巴巴的洞,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說不定真的能去火星呢!我告訴孩子,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讓人類登陸火星,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,看到這一個夢想成真。

📍星雲和星系:孩子看到星雲的圖片,興奮地說:「這些雲看起來像彩虹!」我解釋說,星雲是宇宙中的巨大氣體和塵埃雲,是恆星誕生的地方。


📍黑洞:我們讀到了黑洞的內容,孩子問:「黑洞真的會吸走所有東西嗎?」我告訴她,黑洞的引力非常強,連光也無法逃脫,所以看起來像一個黑暗的洞。

In the Sky

《In the Sky》帶孩子們探索夜空中的奧秘,從星座到人造衛星,搭配手電筒讓孩子們了解天空中的各種天體和現象。
人們從千年之前就開始研究天空,我們住在屬於太陽系中的地球。

星座:看到星座的圖片,孩子指著大熊星座說:「這隻熊看起來好大!」我告訴她,大熊星座是夜空中最容易辨認的星座之一,並教她如何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。

人造衛星:看到人造衛星的頁面,孩子問:「衛星是怎麼飛到天上的?」我解釋說,衛星是通過火箭發射到太空中,它們繞著地球運行,幫助我們進行通訊和觀測地球。

月球探險:我們讀到了月球探險的內容,孩子說:「我也想去月球上走走!」我告訴她,或許在未來,普通人也能有機會到月球旅行。
天文望遠鏡:孩子對天文望遠鏡非常感興趣,她問:「望遠鏡能看到多遠的地方?」我告訴她,望遠鏡可以讓我們看到非常遙遠的星體,甚至是遙遠的星系。

英文探索小百科學習手冊

學習手冊翻譯第五輯《地球科學》內文出現過的單字、片語進行翻譯,也提供家長每一冊的學習目標、親子對話練習,以及科學小學堂的知識補充、趣味活動等,讓家長有方向引導孩子。
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每一輯的中文情境活動,讓孩子能夠身歷其境。
以上是莉斯這次的分享,希望大家喜歡!
快加入Hug you heal me的共學社團,有更多的延伸學習和共學活動等著大家慢慢挖掘喔!
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分享,如果有任何問題,歡迎留言告訴我!
My First Discoveries 第五輯 哪裡買?
開團時間:2024/06/21~2024/06/27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