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!大家好,我是莉斯!
臉書分享了三種不同關於新年的手作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起動手作?
明天就是除夕,這也是牛年最後一次分享的文章,為了不離我的初衷,還是希望以教材作爲今年的結尾。
一起來看看莉斯分享給大家是什麼呢~

- 新年習俗


想讓孩子更了解過年習俗,所以從除夕到初五,分別製作了一些跟當天有關的習俗:
- 除夕:臘月二十九
『掃塵』- 從農曆二十三到除夕,都可以打掃家裡。「塵」與「陳」同音,掃塵象徵於把「陳舊」的東西從家裡打掃出去。 - 除夕:祭祖、圍爐、守歲
祭祖後,大家一起吃年夜飯;守歲代表著「不睡」,台語唸作「不睏」,代表不困窮。年長者守歲是為了辭舊歲,有珍惜光陰的意思;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。 - 大年初一:走春、拜拜。
大家會在大年初一到廟宇燒香拜拜,希望能夠得到神明的眷顧。 - 大年初二:回娘家
- 大年初三:在台灣習俗裡,又稱初三為老鼠娶妻日,要在這一天早早就寢,晚晚起床,不要打擾老鼠娶老婆。是不是很有趣呢?
- 大年初四:傳說眾神明會在這天從天庭返回人間,所以民眾會在這一天準備迎接神明,犯太歲的人也要在這一天安太歲,祈求這一年平安如意。
- 大年初五:又稱破五,人們會在這一天倒垃圾,將初一到初五累積的垃圾清理掉,也象徵著把「窮」送出去。也會在這一天開工、拜財神,來獲得更多福氣。
2. 新年行事歌

初五隔開,象徵著新年已告一段落,人們需要開始正常生活。
初六挹肥,表示舊時農民於此日開始下田, 準備春耕,挑肥耕種。
初七七元,事事圓滿。
初八完全,要開始恢復原來生活的秩序。
初九天公生,玉皇大帝的生日,家家戶戶拜拜,祈求老天爺賜福。
初十有食實,因為初九天公生的祭品太多,所以隔一天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吃。
十一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、俗稱「子婿日」。
十二日女兒歸寧。
十三日因為吃了很多天的大魚大肉,所以就來點清淡的稀飯配芥菜。
十四日開始結燈棚,新年的歡樂就在十五元宵燈火劃上一個圓滿的句點。
Ref: 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F%B0%E7%81%A3%E6%96%B0%E5%B9%B4
3. 認識鈔票:適合三歲以上的孩子

可以試著讓大一點的孩子開始認識不同面額的新台幣,也可以用這個鈔票練習怎麼買東西。
4. 閃卡: 玩法可以參考毛蟲閃卡

以上是今天的分享,需要這份檔案請到粉絲專頁留言索取~
祝大家虎年行大運!新年快樂!
Happy Lunar Year !